有的还能在方桌上跳长鼓,边玩边跳,影响最大的是泉州及其附近晋江、石狮、下南安的“鼓舞”,以及南安县石山镇冯坡村的“冯坡跳鼓”,它的基本动作:表演时,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打,然后一边跳舞一边用右手拍打,古代的舞蹈鼓是主要的舞蹈鼓,技巧娴熟,奔放,但各地的表演形式不同。
1、跳鼓舞的凤坡跳鼓“冯坡跳骨”是南安县石山镇冯坡村的汉族人-2。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三,村里逢神“伐火”时进行。据老艺术家梁锡麟等人介绍,舞蹈的形式是200多年前从台湾省回到冯坡村的。打击乐为主,节奏取决于鼓手的表现。音乐配以《公婆拖》、《十二步送》、《灯笼红歌》等汉族民间曲调。主道具“塘沽”直径约40厘米,行军时由两人抬着。其他舞者表演打击音乐,如鼓声、拍子声、小叫声和锣声。相传始于春秋时期,在泉州广为流传。据说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。古代的舞蹈鼓是主要的舞蹈鼓,技巧娴熟,奔放,但各地的表演形式不同。影响最大的是泉州及其附近晋江、石狮、下南安的“鼓舞”,以及南安县石山镇冯坡村的“冯坡跳鼓”。舞鼓舞主要用于祭祖、金寿、佛诞、庙会、祈雨等宗教活动。
2、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民间 舞蹈瑶族。流行于广东、广西、湖南等瑶族聚居的省份,经常在传统的瑶族节日、丰收庆典、乔迁或婚礼上表演,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,在瑶族传统的祭祀仪式和一些驱鬼辟邪、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也经常跳。瑶族长鼓舞已成为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活动,2008年6月7日,姚昌谷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它的基本动作:表演时,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打,然后一边跳舞一边用右手拍打,。动作主要有模拟动物和祭祀,舞蹈刚健而简单。有的还能在方桌上跳长鼓,边玩边跳。